English

骨外固定技术结合病灶清除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

1999-09-08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感染性骨缺损是严重开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见并发症。传统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治愈感染—修复皮肤缺损—松质骨植骨术,但成功率低,治疗周期长,感染易复发,关节功能恢复差,治疗较为困难,有的因感染久治不愈而最终截肢,致残率较高。为提高感染性骨缺损的治愈率和减少伤残,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应用骨段延长与加压固业术结合病灶清除术,治疗股骨和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以及伴有肢体短缩62例。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总长度为3.5~16.5cm,平均6.8cm。经随访1~7年,延长骨和骨断端完全愈合,骨功能重建良好,感染无复发,短缩肢体恢复了原来长度,原有的关节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结果非常满意。介绍典型病例如下:

邬XX女23岁,1992年3月因车祸致颈椎脱位合并不全截瘫,入院后行颅骨牵引术,右股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小腿清创后行骨外固定术。术后11周小腿伤口感染,再次清创时,清除无血运骨块后遗留7cm长的骨缺损和7X5cm的皮肤缺损。在连硬外麻醉下行胫骨近端干骺端截骨延长术与下1/3骨缺损加压固定术。伤后1年半复查,截骨延长处及加压固定骨折端愈骨合良好,伤肢完全负重且无痛,除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外无不适。已恢复工作。肢体功能完全正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